中國人自古就對月亮寄托了神秘的想象和美好的向往,但那時候人民只能從地球上觀察月亮的變化。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,2003年3月1日正式中國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——嫦娥工程,開始對月球進行更加深入地探索。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,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,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人地月轉移軌道,發射取得圓滿成功。這是中國探月工程“繞、落、回”三步走的收官之戰,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、系統組成最復雜的航天任務之一。古代人們在地球上觀察月亮到現在從月球帶回月壤,都是一種實踐活動。
一、知識點介紹
(一)實踐的含義
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。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,是溝通主觀和客觀的橋梁。
(二)實踐的特征
1、直接現實性
實踐是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,它不是純粹的精神活動,而是以感性事物為對象的現實的物質活動,因此實踐所具有的直接現實性,也就是實踐活動的客觀實在性。
2、自覺能動性
實踐的自覺能動性是指實踐是人類有意識、有目的的自覺活動。
3、社會歷史性
實踐的社會性是指人們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社會實踐活動。實踐的歷史性是指人的實踐力量是歷史的形成和發展的
二、試題展示
“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卻與人相隨”,一千年前,詩人李白如此表達了不能登月的惆悵,今天,從“嫦娥五號”的研制到成功發射,并帶回了月壤,為人類進一步探索宇宙奧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這說明實踐具有:
A.主觀能動性
B.革命性和歷史性
C.客觀物質性
D.社會歷史性
【答案】D。解析:題中材料“一千年前李白不能登月,而今天千年夢想變為現實”,既說明了每一個時代人類的實踐對象、范圍、規模和方式,都受著當時的歷史條件的制約。故本題答案為D。
三、考察形式
該知識點的考法通常給一個案例,問你這個案例說明實踐具有什么特征。遇到這類題目,我們要對題目進行分析,看題目著重強調實踐的哪一個特征,然后選擇與之相對的選項即可。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歡迎關注(中公教育公基常識頻道)
及時掌握公基常識信息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03-31
03-31
03-24
03-19
03-19
03-18
04-02
04-02
04-02
04-02
04-02
04-02
04-02
04-02
04-02
04-02
04-01
04-01
04-01
04-01
04-01
03-31
03-31
03-31